1960年代的某一天,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应党中央的指示,亲自来到大连进行视察。这次视察不仅仅是了解地方发展情况,董必武还专程前往海军大连旅顺基地,查看水兵们的日常生活和训练状态。
这次任务非常重要,军委的领导和几位老帅也特别叮嘱董必武同志要高度重视。因此,在大连的所有视察安排结束之后,董必武直接前往了旅顺基地。
董必武同志具有深厚的革命资历,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,连毛主席也尊称他为“董老”。正因如此,董老的到来,旅顺基地自然是极为重视,并且为他的视察安排了周密的行程和接待。
在抵达基地并稍作休息之后,董必武便开始了视察工作。他参观的每一处,士兵们都表现出积极昂扬的士气,训练井然有序,装备展现得十分出色。这一切都令董老十分欣慰,他连声称赞:“不虚此行”。
特别是在参观潜水中队时,董老心情愉悦,现场甚至吟咏起一首诗来。整个上午的视察工作都进行得非常顺利,气氛也非常和谐。然而,到了中午吃饭时,突然发生了一个让人意外的插曲。
展开剩余76%午餐时间,董老在众人的陪同下走进了餐厅。可当他看到桌上的菜肴时,却面露不悦,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,返回了招待所的房间。这个突然的举动让旅顺基地的领导们感到十分不解,他们急忙开始寻找原因,心里充满了担忧。很快,大家注意到,董老显然是不满意餐厅的安排。
旅顺基地的领导们纷纷向董老的秘书求助,想了解董老为何生气。秘书迅速上楼去探听情况,不久之后,他下楼并带来了董老的指示:“如果餐厅里的海鲜不撤掉,我今天中午就不吃饭。”
这下大家才恍然大悟,董老看到桌上摆着海鲜,误以为餐桌上显得过于奢华,因此拒绝就餐。秘书进一步解释道,中央办公厅早有明确指示,要求不得搞奢华宴会,特别是不能有特殊招待。董老责怪旅顺基地的领导没有遵循这一指示。
听到这里,基地领导立刻向秘书解释说,餐桌上的海鲜其实是战士们从海里捞来的,并没有浪费一分钱。他们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,利用海滨资源来改善官兵们的伙食。战士们靠海吃海,海鲜成了他们日常的食物,而这桌海鲜也只是用于提升士兵们的伙食水平,并非为了招待贵客。
基地领导认为,这完全是实际情况,并非铺张浪费。所以,他们要求秘书带他们去董老的房间,亲自向他说明情况。秘书同意后,几位领导便赶紧去董老的房间。
见到董老时,气氛略显紧张。董老仍然没有说话,脸上带着些许怒气。这时,一位领导开口说道:“董老,实际上这顿饭一分钱都没花。上午我们去视察潜水中队时,他们经常下海训练,每次训练结束后,战士们都会带着网兜捞上一些海鲜。海鲜也是他们的常见食物,用来改善伙食,至于招待用餐的安排,确实并没有特殊待遇。”
他继续解释:“如果董老您不相信,我们可以组织工作组调查这件事,核实一下。”听到这里,董老终于开口了,他语气温和但意味深长地说:“国家现在还非常困难,改善基层战士们的伙食是应该的,尤其是那些日夜训练的战士们,他们的生活也要得到关心。但是,招待用餐和战士们的日常伙食是两回事。给战士们吃海鲜是可以的,但不应在招待宴会上安排。”
董老严肃地指出:“这种做法会给外界传递错误的信号,尤其是我的身份,如果这桌宴席被传出去,大家会怎么看我董必武呢?所以,海鲜必须撤掉,留给战士们,不能作为招待。”他坚决表示,如果不撤海鲜,他将坚持不吃饭。
旅顺基地的领导们听后深受教育,意识到董老的用心良苦。他们本来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,毕竟战士们也常吃海鲜,然而董老的讲话让他们深刻认识到,勤俭节约不仅仅是制度上的要求,更多的是要通过身边的小事来树立榜样,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作风。
随后,他们迅速撤掉了餐桌上的海鲜,调整了菜单,保留了几个简单的菜肴。董老这才安心地下来,与大家一起愉快地用餐。
这次事件让旅顺基地的领导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作为领导干部,必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,要树立良好的作风,并在细节中做到表率。而董必武同志的这一番话,不仅教育了在场的领导,也为全体干部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榜样。
发布于:天津市网上配资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